各县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州直各部门,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2019年06月24日21时24分21秒在云南楚雄州楚雄市(苍岭镇)(北纬24.98度、东经101.67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距楚雄市城区约14公里,州内10县市均有震感,楚雄市全境震感强烈。
地震发生后,省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对楚雄市“6·24”里氏4.7级地震作出批示:楚雄州、市要立即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全面排查地震灾害损失情况,抢救伤员,减少损失,防止次生灾害。省应急厅加强指导。请良辉同志关注并指挥相关工作。副省长和良辉对楚雄市“6·24”里氏4.7级地震作出批示:请楚雄州迅速核查灾情,结合雨水情,妥善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群众工作。请省地震局、水利厅、气象局、自然资源厅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会商研判,指导、支持楚雄州、市做好抗震救灾等工作。请省应急厅统筹做好相关应急工作。州委书记杨斌对楚雄市“6·24”里氏4.7级地震作出批示:楚雄市要高度重视,组织力量,迅速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时科学安全有力有序有效做好核灾救灾工作;州抗震救灾指挥部要统筹力量,加强现场指导,落实各项防范和应急救援措施,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同时,要加强震情会商,做好预测预警工作。州委书记杨斌对楚雄市“6·24”里氏4.7级地震再次作出批示:全州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成发省长、良辉副省长的重要批示精神,全力做好地震应急各项工作,确保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州委副书记、州长迟中华对楚雄市“6·24”里氏4.7级地震作出批示:请楚雄市认真落实成发省长、良辉副省长、杨斌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迅速核查灾情,及时上报。请州地震局加强震情监测预警预报工作,确保人心安定社会稳定。请州应急局派出工作组,认真核查核实灾情,做好地震救援工作。请各县市和州级相关部门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各项工作。
为切实做好全州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地震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现就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地震灾害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大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波及面广、难以预测等特点,一旦发生,破坏性很大,特别是地震后容易引发次生灾害,导致各类事故发生。为此,各县市、州级各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强化防范应对工作。要清醒认识到地震后易引发尾矿库溃坝、山体滑坡、采空区塌陷、危险化学品泄漏、各种设施(公路桥梁、水利设施、电力设施)损坏、油气管道、城市燃气管道、城市供水管道泄漏等严重后果,进一步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震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
各县市、州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作为持续不间断安全检查、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管执法等重要内容,对排查出的可能由地震灾害引发次生事故的隐患,要督促企业立即进行整改,防范因地震灾害引发次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要督促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针对地震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后果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全面自查和风险评估、辨识、治理,建立健全风险台账,制定防范风险措施,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
(一)煤矿、非煤矿山行业领域。要重点检查地下矿山(煤矿)保安矿柱留设情况、通讯联络和地压监测系统运行管理情况,检查井下各中段直达地面安全出口,确保逃生通道畅通;要重点检查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和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加密坝体巡逻频次,备齐抢险应急物资;要重点检查露天矿山排土场和高陡边坡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强化对滑坡体的观测、预警,防止因地震引发采空区坍塌、边坡垮塌和尾矿库溃坝等次生事故。
(二)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要重点对化工园区、大型联合装置、大型储罐区、长输油气管道、液化剧毒危险化学品装卸等可能因地震灾害造成重大事故的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分析和评估,特别是对生产装置紧急切断功能投用、备用电源是否完好等要进行重点检查。烟花爆竹领域要重点排查成品库的抗震设防状况,防止因地震造成爆炸事故。
(三)金属冶炼等工贸企业行业领域。要重点对作业场所墙体、管道、应急通道等设施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防因地震发生的倒塌、断裂、泄漏、坠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建筑等施工行业领域。对公路、铁路、水利、电力、房屋市政等基础设施及在建施工项目进行全面检查排查。
(五)其它公共领域。对城市燃气、城市供水管道、大中型水库大坝及枢纽工程、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福利院、养老院等进行检查排查。
三、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地震灾害及其引发事故灾难的能力
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生产安全事故专项预案和地震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细化应急处置程序,确保安全生产预案与地震应急预案相互衔接。要加大防震减灾财力、物力投入,储备足够数量的防震救灾物资、装备。要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员紧急疏散,重点部位和重大危险源防范地震及次生事故应急演练,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要组织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支护、破拆等应对地震灾害专项训练,提高自身救援能力。要加强企业全员应急培训,将防震救灾知识和避险技能纳入培训内容,提升从业人员在地震发生时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地震灾害引发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在地震发生后要立即组织摸排地震灾害引发的安全隐患,在做好防范发生次生事故措施的同时及时将隐患及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等有关情况报告当地应急监管部门。
各应急救援队伍要积极配合好地方有关部门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及时掌握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危险源、主要危险因素和危险物质特性等,做到地震引发事故时有效应急处置,避免施救不当。要加强应急救援装备的检查、维护,确保各类应急装备处于良好待命状态。要立即进入战备值班状态,确保在执行救援任务时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救援人员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装备到位、出动信息报告到位,尽最大努力把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各县市要认真梳理地震应急预案中所明确的各部门职责,进一步完善细化应急响应程序和内容,做到地震灾害发生时反应迅速,处置有效。发生地震后,要迅速组织对企业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因地震灾害造成的安全隐患和人员伤亡等情况,及时分析研判地震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事故,督促指导企业制定落实防控措施,防范次生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引发次生产事故,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应急处置及后续情况,要随时关注事故的进展和伤亡人员的变化,迅速多渠道核查详细情况,及时、准确上报事故信息,坚决杜绝迟报、谎报、瞒报事故等现象发生。
楚雄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6月25日